粉尘的特性
从气体中去除或捕集固态或液态微粒称为粉尘的净化,有些生产过程如原材料加工、食品生产、水泥等排出的粉尘都是生产的原料或成品,回收这些有用物料,具有很大的经济意义。
物料破碎成细小的粉状微粒后,继续保持原有的主要物理化学性质,还产生了许多新的特性,如荷电性、爆炸性等。在这些特性中,与除尘技术密切相关的主要有下面几种:
(1)粉尘的密度 不同的使用条件下,粉尘的密度可分为真密度和堆密度两种。
(2)黏附性 粉尘的黏附性是粉尘与粉尘之间或粉尘与器壁之间的力的表现,粉尘相互间的凝聚与粉尘在器壁上的附着都会与粉尘的黏附性有关。这种力包括分子力、毛细黏附力及静电力等。
(3)爆炸性 固体物料破碎后,其总表面积增加,粉尘的化学活泼性大大强化。一些在堆积状态下不易燃烧的可燃物,如糖、面粉、煤粉等,以粉末状悬浮于空气中时,与空气中的氧有了充分的接触机会,在一定的温度和浓度下,可能会发生爆炸。
(4)荷电性与电阻率 悬浮于空气中的尘粒由于天然辐射、外界离子或电子的附着、尘粒间的摩擦等作用,使尘粒荷电。
(5)粉尘的润湿性 粉尘颗粒与液体相互附着或者附着难易的性质称为粉尘的润湿性。
(6)粉尘的安息角和滑动角 将粉尘自然地堆积在水平面上形成圆锥体,其锥底角即为粉尘的安息角,一般为35°~55°。将粉尘放置在光滑平板上,使该平板倾斜到粉尘开始滑动时的角度为滑动角,或称为移动安息角,一般30°~40°。
(7)粉尘比表面积 单位体积(或质量)粉尘具有的表面积称为粉尘的比表面积。
(8)粉尘的粒径及粒径分布 粉尘的粒径对球形粒子来说,是指它的直径,实际的尘粒形状是不规则的,只能用某一个有代表性的数值作为尘粒的粒径。
摘自:通风工程
王汉青 主编
本作品如有侵权,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。